知道要快,确认要等,议论不能就事论事
2019-11-21 15:19:40
  • 0
  • 0
  • 9
  • 0

    网络时代的一大特点是每个人都能掺和(chān huo),重在掺和,掺和有瘾。掺和是很耗费资源的,不要一说资源就是钱,时间也是资源,而且是重要资源。要是不想把时间都丢给网络,又不想错过重大的公众事件,还真要在行为上做点设计。设计了未必有用,进股市亏10%就走,我看没几个人能做得到;里皮让后卫直传打身后,后卫偏给你来一横传倒脚。没用不等于不需要设计,有了设计还是要好点儿,多少能有个底线。亏10%是没走,但是不会去借高利贷抄底;后卫是不往前传,但是也没往自己门里踢啊(乌龙不算)。所以,还是要设计设计的。

    重要的资讯,要争取早知道。最简单的办法是让自己在谣言出现的时候,第一时间能听到。至于怎么听到,各人有个人的办法。实在没办法,只要你的圈子里有消息灵通的人士,你早晚能听到。网络世界,早,晚,也就差几个小时而已。

    听谣不信谣,听谣不传谣。如果都不信,都不传,到哪儿听去呢?放心,这个假设不存在,谣言,几千年来就没断过。无风不起浪,谣言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要知道,中国最缺的就是创造力了,凭空编瞎话,这个本事一般人没有。高质量的谣言,就是我们说的遥遥领先的预言;低质量的多是夸大其词,张冠李戴,事儿还是有的。

    谣言求快,萝卜快了不洗泥,知道了还是要确认一下。这一确认,快就没了,但是值得。现在很多公众事件,剧情反转的极快,不确认一下是很浪费情绪的。有些正在处理的事情,比如机构要处理个十天半个月的,这点耐心还是要有的。如果你想听行业专家的意见,从他知道开始算,他要查一下消息来源吧,有时候还要查一下资料,再写出来,到你看到,怎么也得三五天吧。如果你能等个三五天,应该能看到有价值的东西。

    接下来就是议论(评论)了。议论有很多层次,议论最忌讳的就是“就事论事”。经济学家樊纲说过:“我发现现在人们纠结着的各种问题,本质上与20年前没有什么两样。”如果你能知道本质和表象的关系,举一反三就可能做的到。议论,就不会逮着一个事,而是扩展为一类事。这个其实不难,高中作文是教过的。材料作文,给你一个材料,你得找个道理和这个材料对上,从特殊到普遍,这么写下去。现在的大学生,有一个让人揪心的现象,还不是高中语文需要补,是小学语文都需要补,基本功太差。或者说学的东西都是应付考试去了,没了考试,学的东西都丢的一干二净。

    我明白,当代人需要发泄情绪。以前北京队的主场,京骂不断,从开场骂到结束。很多人去现场看球儿,就是为了能痛痛快快地骂上几个小时。宣泄情绪不能太多,这玩意儿容易上瘾,太情绪化了,你接触的人群的种类就会很单一,时间长了,不是好事。

    我买的书比较多,有一类我比较喜欢,就是能几十年不断再版,每次再版,不改一字。因为道理没变,例子也通俗,稍微补点历史知识就能看懂,作者也就没必要修改了。我这儿有两本书属于这类的,一本是刘青峰的《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本书出版于1984年。我在沈阳演讲,演讲的题目用的就是这本书的主标题,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用了这本书里的一个图表。另外一本书,是樊纲写的《经济人生》,1993年出版的。这一类的书看多了,对水平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这类书最大的缺点是很多人读起来感觉不过瘾,这也没办法。

    如果按照我说的这个路子走下去,你的议论就会越来越少,因为不断地归类归类,好多同类的事都不愿意多谈了。如果,你看到一个轻易不说话的人突然冒出一个长篇大论来,那就是有些事已经突破底线,让人忍无可忍,不得不说了。这时候,就不是发议论的人要不要涵养的问题了,而是另外一群人该知道收敛了。


2019年11月21日写于广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