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的成功公式谈起
2022-07-19 18:29:42
  • 0
  • 0
  • 6
  • 0

  爱因斯坦有两个著名的公式,第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 E=mc²,另外一个就是本文要谈的关于成功的公式。

  成功是自己预设目标的精神或物质满足,成功是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从生活中获取自己想要的成就的过程。成功的前提是不侵犯他人权利这一点很重要。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中国,可以说全世界的教育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教了孩子们怎么做成事,却没有教孩子们该不该做这个事。侵犯他人权利的成功不能称之为成功。

  我们看爱因斯坦的公式是怎么写的:

  A(成功)=X(艰苦的劳动)+Y(正确的方法)+Z(少说废话)

  X、Y、Z的关系既独立,又有联系。

  艰苦的劳动是成功的基础,不论我们的机会有多好,不做就不能完成。很多农村的学生正是通过艰苦的劳动取得高考的成功,如果认为高考是一种成功的话。他们使用的方法也许只是“不错误”的低级方法;也许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高考以后该做什么,走一步看一步;也许在社会提出更高要求时,他们的方法太低级而被淘汰。这些问题,不是主观问题,是客观条件造就的。从这个角度说,应试教育对农村的学生来说意味着一种公平。

  我不知道艰苦的劳动能够把一个人推多远,要知道身体是有极限的。年轻时以命换钱,老了以后以钱换命,应该不是最好的选择。当一个人通过且仅通过异常艰苦的劳动达到自认为的成功时,他需要做的第一步是反思,而不是强行推广自己的价值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如果您有用绳子把木头锯开的经历,就认为绳子这种工具最好,用绳子锯木头这种方法最优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可惜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强人。

  正确的方法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前人几千年来积攒下来的知识。不能全靠自己领悟。全靠自己领悟,费时费力,也会错过很多的机会。假如,你得不到现成的答案,只能自己收集大量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最后领悟并实施,效果还不错。那么,祝贺你,这个过程本身将让你受益一生。

  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个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玻恩说:“我荣获1954年诺贝尔奖,与其说是因为我所发表的工作里包括了一个自然现象的发现,倒不如说是因为那里包括一个关于自然现象的新思想方法基础的发现。”

  方法不是玄妙的,科学的方法都是朴实的。既然来源于生活,哪有不能返回生活的道理?

  方法有常规的方法和非常规的方法。非常规的方法有直觉、灵感、机遇、科学美学思想、科学想象和猜想等。由于在人类脑中出现的概率不高,对这类方法不可强求,顺其自然,水到未必渠成。

  常规方法都有理论基础,只要用心都能掌握和运用。很多学科的方法都有交叉的地方,毕竟是大脑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的共性决定了没有一种方法是一个学科独有,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以物理的常规方法举例。物理常规方法分为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

  经典方法分为观察实验方法、逻辑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现代方法有控制论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等。没有人会提出质疑,这些方法不能用于化学、生物等学科。

  由于对象有自身特点,我们说,物理实验方法和化学实验方法是有区别的。没有人会走错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因为那里的工具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如果回答几个问题,你就发现它们只是表象区别。不管物理实验还是化学实验,你的实验总得有明确的目的,你要通过实验验证什么。你要设计实验方案,要分析方案设计的是否正确合理,要做实验记录,要分析实验数据。

  方法论和认识论很容易混淆。认识论研究的是整个认识活动的过程,方法论研究知识的内部结构、运动和组织的逻辑。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有联系的,运用方法获取新知识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方法,新方法又会作为工具获得新知识。方法和知识在认识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

  方法不是唯一的,但是方法有最优的可能。至于是不是最优,要看你的目的和条件。如果希望短期背下大量的单词应付职称考试,过后就丢,借助中文进行记忆或许是最优的方法;如果希望这些单词不忘、会用、能用于交流,那么引入中文帮助英文学习那是害了自己。

  方法是灵活的,因人而异,所以研究适合自己的方法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方法不是万能的,今天的方法也许会在以后发现是错误的,也许发现这个方法用上去没有效果。一个盲目崇拜方法的人,其实算一个科学宗教徒。

  爱因斯坦公式最后一项是“少说废话”。废话的解释是:无意义的话。指的是一段在当时情况下对事情发展没有任何正面作用的发言,或者逻辑上矛盾的话。另外,亦指以文字或符号组成但不具备任何意义的声音或句子。爱因斯坦不是单说讲话,而是指不要做没有意义的事分散精力。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单独写一篇,这里不多说。

  名人,我估计他们是不愿意说废话的。所以名人名言应该是他们的肺腑之言,希望我们能够借鉴,也希望我们成功。对于爱因斯坦,我想他不会写本什么《爱因斯坦的成功秘诀》去兜售,也不会说的云山雾罩的让人摸不到头脑。既然我们认为他说的是真心话,出发点也是好的,我们也能接受,从逻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照做。但是真的去做的,又有几人啊!对于不以理智思考问题的人,不能谈理智;对于不以逻辑思考问题的人,无法做到沟通;对于听明白了就是不做的人,我们一定要尊重人家的个性,既然尊重,也就无话可说了。

孙海东

2010-3-17上午11点33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