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一)
2020-05-19 18:36:58
  • 0
  • 0
  • 23
  • 0

    从今天开始准备写一个系列,聊一下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题目有点大,单拿出一个都够写书的了。别怕,题目大,但是讲的浅。浅是浅,没瞎讲,讲错了我还可以修订。我一直没动笔,有一个原因是我想把很多东西揉在一起讲,不是很好驾驭,怕讲着讲着就讲散了。于是就给自己找借口,没时间,也没有写的契机。

    写这个系列的缘起是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自在老师在课里教了几个健身的功法,有一个是太极养生桩,还有一个是太极洗髓法。大家练的都不错,效果也明显。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各位中脉的脉轮是启动了的,第二个原因是很多人的冥想能力了得。不过各位形体上确实没基础,还是影响了功效的发挥。当时我说过,有时间教大家一下。为什么有这份自信呢?“中国古代气功的运用有两大主流:一为武术,一为修道。若要谈初级气功,还是以武功心法最为扎实。”此话出自《道家真气》,作者是台湾的湛若水。

  第二个原因是桾婷说要和我学一下太极拳。按常理说没法教,一个在广汉,一个在波士顿,只能通过网络视频进行教学,似乎做不到。好在这两年我琢磨出一个教学法,距离不是问题,还是可教的。我只教些起步的、关键的东西,以后她在波士顿遇到好的太极拳老师,不管哪个门派,跟谁学都成。我教的不分门派,都是太极拳共有的东西。

  两个原因,就促成了我开始写这个系列。

  先教点儿实用的,然后再闲聊。

  【问题1】什么是双脚平行站立?

   双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比肩略宽),是基本的要求。咱就说说,什么叫双脚平行?

    一说双脚平行,大部分人都会摆一个外八字出来,为啥?松嘛。八字脚往那一站,很舒服。拳论里有一句话叫“松而不懈”,松可以,但是不能懈了,不能散了。八字脚一站,那不是松,那是懈了。

  怎么找这个松而不懈呢?从八字脚开始,你开始往里挪脚尖,一点儿一点儿地挪,慢慢找,不急。挪到某一个位置,你会感到大腿内侧有绷紧的感觉,这就到位了。除了大腿内侧有绷紧的感觉之外,你还会有膝盖内扣的感觉。有人学拳,一听“膝盖内扣”,就鼓捣膝盖,不必,双脚平行站好了,自然会有这个感觉,不是故意做出来的。

    说完了一个小技巧,不喜欢看我闲聊的,后面的就可以不看了,直接去练就可以了。

    这段时间上课的朋友,不管是冥想、还是静坐,还是站桩,总会听自在老师叨叨差不多内容的几句话。我们以保护冥想为例,是坐在椅子上进行的。自在老师会说这么几句:“含胸拔背、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眼帘微垂、下颌微收、舌顶上腭、沉肩坠肘、头顶太空、端坐大地。”

    一代宗师杨澄甫写过太极十要,练拳的都知道。哪十要?“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肘、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连绵不断、动中求静”。虚灵顶劲和自在老师说的头顶太空一个意思,含胸拔背、沉肩坠肘,也都提到了。自在老师说的下颌微收、舌顶上腭,也是太极拳要求的,以后会细讲。

    讲一个和太极拳有关的研究内容,我在某个太极拳群里提过一句,就被淹没在其他内容里了。没人搭理我,我也就懒得说了。

    下面的资料来自一本书,叫《难以置信,科学家探寻神秘信息场》,作者是台湾大学前校长、电机专家李嗣涔。在书里,谈到了振兴复健医学中心的陈玉珍老师做的研究。陈老师多年来对古代“雅乐舞”进行研究,她的研究很有看头。

    “雅乐舞”是中国最古老的宫廷乐舞,老百姓难得一见。

    《论语》里有言,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知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翻译过来就是,孔子他老人家说了:“我厌恶用紫色取代红色,厌恶用郑国的声乐扰乱雅乐,厌恶用伶牙俐齿颠覆国家的人。”看来孔子喜欢雅乐的很啊。

    雅乐舞怎么跳呢?躯干与地面保持垂直状态,在舞蹈过程中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四肢和各个关节深度放松。是不是和太极拳的要求很像?雅乐舞的舞者在动态中会产生“气沉感”,并由此逐渐进入忘我或空寂的状态。是不是和太极拳的状态也很像?很像吗?很像。练太极拳的都知道唐代李道子的“授密歌”:“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qìng)”。

   雅乐舞在我看来,只是我这么看,我不是专家,不同意就当我没说。雅乐舞的基本要领也是太极拳的基本要领,也是动气功的基本要领,如果你不动,只是静坐,躯干也是要和地面保持垂直的。这个脊柱是核心,以后咱讲到任督二脉的时候会细讲。

    资料上没说,雅乐舞的动作是由哪里带动的,我估计绝对不是四肢自动,以腰带动,还是以气带动,还是静极生动,那就看舞者的具体情况了。

   引一段太极拳大师李雅轩的拳论。李雅轩是杨澄甫的徒弟,当时杨门有“三轩”,牛镜轩、田绍轩、李雅轩,三人均由杨健侯赐名,是杨门第四代传人中之翘楚。李雅轩是我师父的师父的师父,他的拳论我是读过很多遍的。

    李雅轩说:“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身心稳静下来而后出动。出动时, 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每见练者,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捏捏,零零断断,浮浮漂漂的局部乱动,以为这是太极拳。这是大错,以致长时间练不出一点太极拳味来,未免可惜。

    如果你学习多留心的话,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差不多,尤其是原则上的东西,很多都是一致的。这不奇怪,往上追,源头都来自一个。您也别骄傲,中华文明了不得啊。如果你眼界再放宽一些,把古印度也纳入视野,你就会发现古代东方是一个体系。

    学通一个,触类旁通或许就能出现,这样学习,才有效率。

    明天接着聊。

2020年5月19日写于广汉

系列文章

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二)

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三)

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四)

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五)

闲聊太极拳、动气功和站桩(六)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