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为什么不待见《论语》
2018-09-03 12:22:01
  • 0
  • 0
  • 26
  • 0

接上篇文章,聊聊《论语》。

《论语》最早是被传教士们翻译成拉丁语传入西方的,时间是1687年。1687年是中国的什么时候,我查了一下,是康熙二十六年。康熙二十六年,中国没啥大事发生,值得一说的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奶奶-孝庄皇太后死了,皇帝很伤心。中国虽然没大事,但是世界却出了一件大事,那一年的7月5日,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人类第一次把天上的运动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

1687年,西方传教士翻译到西方的中国典籍除了《论语》、《大学》《中庸》,还有对《易经》的介绍。我看过西方人关于《易经》的研究最早的一篇是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写的。荣格说:“我不懂中文,而且也没去过中国,但是我可以向我的读者保证,要找到进入这本中国思想巨著的正确法门,并不容易。它和我们思维的模式相比,实在距离得太远了。假如我们想彻底了解这本书,当务之急是必须去除我们西方人的偏见。比如说:像中国人这样天赋秉异而又聪慧的民族,居然没有发展出我们所谓的科学,这真是奇怪。”荣格对《易经》的研究,我是很认可的,这次咱先不聊这个话题,以后有空再说。

《道德经》被翻译成西方文字的时间要早于《论语》,翻译的时间是在16世纪,16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朝中叶。有趣的是,西方人最初是把“道德经”的书名拆开了翻译的,道、德、经,分别翻译成了“道路”(the way)、“德性”(virtue)和“经典”(classic)。

把《孙子兵法》引向欧洲的人是法国传教士阿米欧,他的中文名字叫钱德明。此人来华后很受乾隆皇帝的礼遇。钱德明在北京一住就是43年,除了传教,就是研究中国文化。他受路易十五时代的大臣贝尔东的委托,翻译了六部中国古代兵书。1772年,巴黎的迪多出版社出版了这套丛书,其中第二部就是《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在欧洲一问世,就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么多年下来,英文的翻译版本至少有40多个。说到这,需要插一个故事进来,李零曾在他的书里说过这么一个事:“...给老板办班,是大学创收的好办法,讲课人也不无小补。K公司要听《孙子兵法》。讲到一半,男大老板坐不住,率众女小老板退,如厕、喝水约十分钟。返而问,你为什么还不进入正题。讲课人说,什么是正题?老板说,《孙子兵法》跟《三十六计》是什么关系?讲课人说,《孙子兵法》是两千多年前的作品,《三十六计》是1941年才发现的手抄本,好像没有关系。老板说,那为什么书摊上有《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讲课人说,不知道。老板说,那你能结合实际讲点什么吗?比如,它和营销是什么关系?讲课人若有所悟,噢,您更关心的是三十六计吧?瞒天过海、借刀杀人、趁火打劫、浑水摸鱼,还有走为上计,这还需要我教吗?满地的奸商都会。老板不悦。”

说到今天的正题,《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进入西方后,西方人并不怎么待见它。最典型的一位就是黑格尔。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专门有一章谈孔子。他说:

“我们看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谈话(论语)里面所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史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我们根据他的原著可以断言: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

黑格尔这话有点伤中国人民的感情。其实也没啥,他这么认为也并无不可。

举个例子,网传联合国大楼里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英文翻译,刻在石头上,还是拉了横幅,或是画在油画上,咱就不追究了,反正是有。这个话题最靠谱的出处应该是联合国的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好像是美国人送的),其主题是“黄金法则”。就是下面这幅:

上面有一排金色文字:“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翻译过来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差不多。其实这句话不是翻译自《论语》,而是出于《圣经》,翻译过来是:“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我特地去书架上翻出早些年朋友送给我的《圣经》,查到了这句话,出自“路加福音 6.31”。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黑格尔说《论语》讲的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这句话还真不是瞎说的。

常识道德,在学术上不重要,但是作为文化来说是重要的,因为重要,所以每个民族都会有。常识虽然简单,但是常识的力量还真不能小看,翻翻历史,看看周围,对常识的践踏随处可见。2016年,资中筠在《我觉得我们有一种走向野蛮的趋势》里说到:“我原来说我不想讲话的,我有一种‘欲语无言’的感觉,因为最近一段时间我觉得经常听到的都是令我感觉到没话可说的。违背常识背离知识,简直多得不得了。”

西方人不待见《论语》,咱中国人自己待见。民族虽然不同,但是只要不想走向野蛮,都需要常识道德。既然哪个文化里都有,那就哪里方便哪里取。

用《论语》里的两句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这两句话,是我这几年感触最深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道不同,不相为谋。”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