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督导,遇上一位好老师上的好课,听学生发言,还有意外收获
2020-09-22 23:30:15
  • 0
  • 0
  • 57
  • 0

  开学头三周,净忙着上课了(文字配一个微信表情:黄颜色的圆脑袋,闭着眼睛,左眉毛上有一滴汗)。

  上学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学生没法到校,把一大堆实验课留到了这个学期。抓紧补欠账,一阵忙活儿,算是忙完了。眼看着就快到月底了,督导工作一点儿没做。教务处杨老师很客气地提醒督导组的同志们要交本月的督导情况表了!重要的事情,他总会客气地提醒很多遍,搞的我有一种被逼债的感觉。赶紧行动,晚饭后,我就开车去了学校,准备查查晚自习的情况。

  进到三教的一楼,几个教室都有老师在上课,站在门外向里看看,秩序都不错,那就填表了,算查课。走过一间教室,听到教室里播放着轻音乐,学生们都闭着眼。看了一下门口贴的课表,上的是“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培养”,教师姓詹。我正往表上抄课程名称呢,里面的音乐停了,听到一位女老师的声音:“你们听这段冥想音乐,感觉怎么样?”哦,放的是冥想音乐,怪不得学生们都闭着眼呢。我站在门外听了一会儿,讲的挺好,我就从后门进去了,向詹老师晃了一下督导证,她一愣,我就找了一个空座坐下了,查课改听课了。上完课,和詹老师聊了一下,她说她当时很意外,没想到会有人来督导选修课。

  今天讲的是“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很快就到了学生发言的环节 ,一个接一个发言,分享今天自己觉得幸福的三件事。学生嘛,能有啥大事,听到他们说今天下午的天气很好,他们很幸福。我也有同感,今天下午确实是好天。还有学生说同寝室的帮自己拿了快递,感到很幸福。嗯,这也算,快递在学生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选修课,谈幸福,随便说,没忌讳,说着说着就说到我意外的内容了。

  学生甲说,他今天感到幸福的一件事是开学发现物理老师换了。哎,我听到了学生座谈会都听不到的内容哎,真的是意外收获。学生乙发言,他感到幸福的一件事也是物理老师换了,上学期的老师实在太糟糕了。接着有学生发表反对意见,说上学期那个物理老师其实还可以,就是学究气浓了一些。

  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学生大学四年,其实记不住几个老师的。在他们心里,好的老师其实不多,差的老师同样也不多。老师换人,竟然被学生列为今天三件幸福的事之一,这就有点儿说明问题了。当然了,他们才上二年级,也许再上几年大学,他们见识的老师多了,未必会这么想。

  轮到一位飞行专业的学生发言,他说,换老师其实不是好事,今年开学上某某课,上了两三次,每次来上课的老师都不一样,这样也不好。我一听,嗨,还有这样的事?

  听学生发言,简直就是打开另外一扇了解教学情况的窗口啊,能听到平常听不到的信息。以前了解情况是通过学生打分和学生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一般都是班干部参加,班干部也是干部啊,说话都留着面子呢。当然,也有敢说的,上学期参加了一次网络学生座谈会,学生就直接点名上某课的老师讲课有问题。

  学生发言的有二十多位吧,听的我眉开眼笑的,收获很多。学生发言结束,詹老师做了一些总结,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拿出来,你们感到幸福,都在这里了,五大要素全包括:积极情绪、人际关系、投入、成就、(人生)意义。比如同学帮着拿快递,就属于人际关系不错。

  听詹老师讲到这儿,我想,这门课其实老师们也该来听听。我没做过统计,但是依我的感觉,一天哭丧个脸的老师应该超过半数,整个一个不幸福啊。不来听课也行,就尝试着用一下今天詹老师课上教的小方法,每天列三件感到幸福的事,慢慢地,心态就转好了,简单实用。

  下了课,我拦下了飞行专业的学生,问了一下他们学分的事。学生说,还差几个学分,选修课选慢了,没选上。这名飞行专业的学生有点儿意思,晚上在一楼的各个教室转了一圈,听听都讲啥,觉得这门课好,就进来听了。没学分,属于蹭课。其实,大学的资源还是蛮多的,只要功利心不要太强,不要考虑哪个有用哪个没用,不要太计较学分,还是能学到些东西的。

  课后和詹老师聊了一下,她不是心理学专业的老师,她是安全专业的老师,心理学方面有证书,她喜欢讲这些,就开了一门选修课,一来学校就开了,开了有几年了。我说我怎么没见过她呢,心理学专业是我们学院的,以前就没遇到过她,敢情是别的学院的。

  不管做啥,喜欢是排第一的,只要喜欢,就会主动去钻研,就会找机会和别人分享,不会算计课时费够不够来回的油钱。讲起课来呢,也是神采奕奕,感染力超强。课,这个东西呢,分谁讲。一样的内容,不同老师讲,效果不一样,有个情绪问题,有个气场问题。  教育学生要有积极的心理,自己却哭丧个脸,一脑门子官司,对付完,夹包走人,这就没劲了。

  詹老师很阳光,她让我想起2000年我教的第一届空乘的一位学生。那位同学,一笑起来,有一种阴霾散尽,阳光普照的感觉。这种笑容,大学生身上已经很少见了,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倒是常见。人只要是阳光,就会有感染力。

  我和詹老师又聊了一会儿理论,才离开教学楼,聊的理论也写在这里吧,是我今年想明白的。

  以前和心理学专业老师聊天的时候听到一个说法,就是心理治疗这东西啊,有天赋,光有学历,有证书不行,对付小毛病行,大的心理疾病,就整不了了,还是让病人去大医院吧。医院精神科的医生也不是谁都能干的,有些医生给人家治疗心理疾病,治的多了,自己出了问题,治精神病的自己得精神病了,这不是个案。也难怪,来一个病人,就向你倒苦水,来一个病人,就向你丢垃圾,你没本事从那个层次跳出来,没办法清理掉病人丢给你的负面情绪,累积多了,自己就垮了。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在《锵锵三人行》里讲,她为什么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变态罪犯,因为她本科学的是哲学。学哲学的人,你想想吧。

  有的心理医生,病人自顾自地叨叨了一个小时,说完了,心满意足地对医生说:“谢谢医生,我心情好了,没事了。”心理医生啥也没做,一句话没说,就是听,病人就好了。很多鸡汤文说,说出来就好了,要说出来,别闷着。我的看法是,说出来,你分向谁说,分谁在听。说出来,更多的时候不会起到消减的作用,而是会起到加强的作用,说一次,加强一次,说一次,加强一次,并不是好办法。你说出去,说的肯定是负面的情绪,如果倾听者也是负面的意识能量等级,那就完了。你说出来,不会感到轻松,只会加大负面情绪的程度;听你说的,情绪也会被你拉低。你说多了,他听多了,你感到万分沮丧,他开始怀疑人生。

  霍金斯理论说:“一个能级300的人相当于90000个能级低于200的人,一个能级400的人相当于400000个能级低于200的人......”如果,倾听者是一个正能量,200以上的,能级又比较高,只要和病人在一起,无形中就可以抵消病人的那些负能量,说不说话无所谓,说什么也无所谓,这就是心理医生的天赋。

  学历高,不等于意识能量等级高,上过大学不等于说他的意识能量等级是正的,也可能是负的,小于正负分界线的200。有可能处在能量等级175:骄傲,也有可能处在能量等级更低的125:欲望。

  要想做一个好的心理疗愈者,最好的办法是把你自己的意识能量等级拉升到200以上,进入正的区间。老师也是一样,不管教哪门课,最好让自己变得阳光起来,这样上课才能感染学生。做到这点很难,毕竟世界人口的85%都处于150以下。不过,大学应该在小的比例里面,象牙塔嘛,学生在好的环境里呆上四年,心态会潜移默化地变好,好大学对人来说终身受益,多少有氛围的原因。

  我想了一下,每周二的晚上,只要我有空,我还是去旁听一下詹老师的课。第一,学点儿知识;第二,感受一下詹老师的气场,讲啥无所谓,在她的课堂里呆上两个小时,心情会变得很愉快;第三,听学生们发言,总能听到些意外的信息。

  就写到这儿吧,挺好,希望学校每一位老师上课都是精神抖擞、神采飞扬的;学生也要有点儿年轻人的劲头儿,别看着和七老八十似得,一副活不起的样子。

  写到这儿吧。

   2020年9月22日 写于广汉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