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深层次的“松”可以从静坐中获得
2020-06-24 18:42:13
  • 0
  • 0
  • 8
  • 0

  太极拳讲究一个“松”,松无止境,无止境地松。李雅轩提倡“大松大软是太极拳的宝贝”已成为共识,在不同门派的太极拳书籍中多有提及。

  我在前些日子写的《佛家之“戒定慧”和道家之“松定慧”》里说过:太极拳属于道家功夫,只要是道家的功夫,自然会走松定慧的路子。松之后,就很容易入定了。入定之后,就进入另外一个境界,已经不是松这个层次的东西了。定,会出神通。有些太极拳大师不可思议的本事,已经不能用太极拳的技击原理来解释,用神通解释就没问题。

  太极拳从某种角度来说,它是动气功,也是静气功。动气功和静气功遵守的法则,太极拳也一样要遵守。气功要做“调身调心调息”,太极拳也一样。这部分工作要做够,不能一上来就开练,要有足够的时间做好“三调”。做好之后,静极生动,一动分阴阳(虚实),然后再动中求静。一个太极拳高手在练拳,看着是在动的,其实他的内在和静坐没什么两样。佛家讲“动禅”,意思差不多。

   松的核心在心。我不是说调身不重要,你可以看我前面写的文章,关于调身的那部分,再说多也是那些,练会练熟不是啥难事。心不一样,心松其实并不好操作,主要原因是杂念太多,扰乱的厉害。这边打着拳,突然想起下个月要还房贷的事,心顿时一紧,全身都僵了,脸煞白煞白的。还什么松啊,哪有松啊,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经》说的“心无挂碍”,那叫松,也叫定,也叫静,也叫净,也叫空。真到了那个境界,练不练拳都无所谓了。

  身体松了,心松了,呼吸自然就会变慢,变的细慢绵长。初学者不必在乎呼吸,打拳年头多了,呼吸自然就和动作配上了。不用专门求,到了那个火候,师父给你点拨一下,你就明白了。举个例子吧,练拳年头多的人,做金鸡独立的动作,吸气,肚子瘪下去(逆腹式呼吸),脚就被吸起来了;呼气,脚就放下了。分脚的动作也是一个道理。初学者全身都是僵的,用呼吸能带动全身协调运转,肯定做不到。

  呼吸反过来也可以作用于身松和心松,就是说,你可以通过呼吸来找身松和心松。这个领域,静气功、静坐、瑜伽都做的很好,可以借鉴。

  这里要讲几个医学概念,叫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都属于“植物性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支配,但经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注意后面这句话,经过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

  交感神经可以是看做人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当人在挣扎、搏斗、恐惧和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会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以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的休息。

  太极拳,练的是哪个呢?练的是副交感神经。内家拳和外家拳的原理不一样,太极拳从松入手,作为外家拳来说是不可理解了。敌人来了,你该马上紧张起来啊!你咋还放松呢?你啥意思啊?这个要从拳理入手,不花点时间确实想不明白,要是来了敌人就紧张,那还发明太极拳干啥?王宗岳《太极拳论》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你以为王宗岳不懂武术吗?你说的“天下武术,唯快不破”、“一力降十会”,王宗岳知道,他不是不知道。

  说回副交感神经。杨定一博士在他的书里是这么说的:“只要采用呼吸相关的静坐法,不用管原本放松与否,只要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的任何一个层面,再加上专注的练习,自然可以透过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化,让身体全面放松。只要透过呼吸,而不需要一个一个部位、或在每一个器官去逐一放松,就能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

  心一松,一切皆松,就这么简单。练到一定的功夫,完全可以在一呼一吸之间,全身都松的干干净净。当然,这需要训练了,学啥本事不需要训练呢?对吧。关键是你训练得在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瞎练不成。尤其是太极拳这种规律和常规武术反着整的拳种,拳理不明,越练越错。太极拳是聪明人练的拳,这话不是白说的,因为你练到一定程度,你会卡在对拳理的理解上,这关过不去,你的功夫也就停在那儿了,再练也没用。

  说点别的,我把刚才引用杨定一说的那段话后面的几段也粘过来,为了说明一个境界,啥叫豁然开朗。

  杨定一说:“只要透过呼吸,而不需要一个一个部位、或在每一个器官去逐一放松,就能达到全身放松的效果。佛陀以及古人对呼吸法门的强调,由我自己身为科学家、医师,又是一名静坐者的角度看,只能赞叹。

  当时我还很年轻,在跑步时,突然体会到这一点。这一个发现,对我那时是太突然、太不可思议。我记得当时,眼泪止不住地流,突然明白了原来现代人真的可以验证佛陀和古人留下的智慧。

  自从体会到呼吸法门的关键,我这一生对佛陀时时刻刻都在顶礼膜拜。

  再说一点,杨定一是天主教徒,但并不妨碍他研究佛陀、六祖慧能还有近代的禅修大师的智慧。一个人要有包容之心,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所有领域都是一样,宗教也不例外。

  好消息是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以十年做单位),你会有幸看到宗教界、哲学界、科学界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以,我不会在这段时间里和任何人谈(争论)哪个宗教更好,也不会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哪个是真理,我们只需要耐心等一段时间就有答案了。


  孙海东 

 2020年6月24日写于广汉

相关文章:《佛家之“戒定慧”和道家之“松定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